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马鞍山市加快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鼓足发展新动能—— “新兴”之火正燎原

  判断一座城市产业的竞争力,要看当下的表现,更要看它定义未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就蕴含在战新产业的发展态势之中。

  5G通信通讯、半导体、智能家电、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正加快集聚;今年一季度,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8%,比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八大战新产业全面增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新兴”之火正呈燎原之势,照亮了资源型城市马鞍山的转型之路,蔓延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气象。

  图为马鞍山经开区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研发电源管理芯片。记者王文生通讯员姚杰超摄

  聚力创新、聚焦项目、聚合集群……近年来,上海市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培育发展战新产业。不断壮大的战新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市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

  聚动能,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走进易锐(马鞍山)光电集成基地,流水线上一派繁忙。装在基板上的芯片经过自动焊接,形成一个个5G通讯接口模块,虽只有U盘大小,却包含着目前最前沿的5G通讯技术。

  在马鞍山市槟城电子有限公司无尘车间,4英寸半导体芯片封装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未来,这里将成为槟城集团全国最大的芯片研发生产基地,其自主研发的防雷芯片主要应用于通讯(5G基站)、汽车电子等领域,下游客户包括华为、三星、中兴等知名企业……

  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

  近年来,上海市战新产业发展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换挡提速”。越来越多“新”板块的热力加盟,让这座“钢筋铁骨”的城市,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大步“飞奔”。“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1.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较五年前提升17.1个百分点。更为可喜的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战新产业发展“快步跑”,带动质量效益实现大跃升。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坚实根基。培育壮大战新产业,离不开一个个业态新、层次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做支撑。

  作为上海市打造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4月28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马鞍山经开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10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50亿元。

  上海市坚持“项目为王”,强化“双招双引”,积极承接沪苏浙优质产业转移;同时,通过强化项目统筹调度、强力推动项目建设、深化项目谋划储备,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持续推进格局,让新动能加速积蓄,新活力持续迸发。

  塔吊林立的工地、忙碌生产的车间……行走一江两岸,一个个战新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快速落地、开工、达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壮集群,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日前,中国宝武马钢集团向洛阳科技馆项目供应第一批重型H型钢。该项目也成为中国首个采用国产重型H型钢的重点项目,填补了国产重型H型钢在国内应用的空白。

  去年以来,宝武马钢统筹推进以钢铁产业为基础,轨道交通、金属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冶金装备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材料、装配式建筑、矿产资源、长三角数据中心协同发展的“1+8”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去年,马钢钢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战新产业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跑得远”。上海市围绕产业集聚持续发力,通过“引龙头、建链条、育集群”,推动战新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上海市以中国宝武重组马钢为契机,通过做大做强做优钢铁相关产业集群,聚力发展三大省级以上战新产业基地(集群),大力培育市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1+3+N”产业集群(基地)。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行群长制工作机制,由6名市级领导兼任14个产业集群(基地)的“群长”,高位推动集群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重大项目落地等工作,并建立“十个一”工作机制,力促产业集群加快“聚起来”“强起来”。

  吉利汽车计划在上海市投资200亿元,重点布局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运营总部及生产基地;奥克斯集团投资100亿元,布局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海底捞智慧工厂、蒙牛五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放眼一江两岸,一个个产业“链式发展”,一个个集群加速崛起,撑起了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0年,全市“1+3+N”产业集群(基地)累计实现产值超23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全市“1+3+N”产业集群(基地)总产值超6000亿元。

  同时,统筹“三重一创”建设,扎实推进冶金行业污染防控与资源综合利用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石墨烯基复合电极负极、生物医药和电子关键材料3个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促进上海市战新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引领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跑出“加速度”。(记者 刘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