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马鞍山和县:科学处置险情 妥善安置群众

  原标题:和县:科学处置险情 妥善安置群众

  “河水位11.67米,超保证水位0.67米……根据近期雨情水情,很可能还有其他险情出现,我们要格外留意。”7月19日,马鞍山市和县功桥河先黄圩外河水位超历史最高,巡堤时发现的一处滑坡险情,经过开沟导渗、打桩等措施及时得以处理,但该县水利局水利工程调度中心主任何军没能安心,时刻保持着高度警觉。

  何军有着20年的水利从业经验。汛情发生后,他和14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派驻各镇,他负责为牛屯河及功桥河沿线22公里长的堤防提供技术指导。“巡堤查线要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眼看有无明显的渗水点和潮湿的地方;耳听有无水声;脚踩背水坡有无发软的地方;最后手摸来判断是何种漏洞问题。”每天早上,何军都会和其他驻地技术人员会商,研判雨情、水情以及可能会发生的险情。19日凌晨4点50分至下午1点20分,第一处险情发生后,先黄圩堤段又先后出现6处滑坡,最长滑坡段长度达86米。其中三个长滑坡段从内堤肩产生裂缝,下滑约0.8米。“最危险的情况是,第二天,第7段长滑坡又发生了叠加险情,出现管涌、跌窝。”何军说。

  “第一步是坡面开沟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堤坡;然后在滑坡处堤脚打木桩阻滑;三是采用土键支坡固脚;四是对滑裂面上部土体削载;五是对管涌部位采取养水盆与压渗处理,以降低渗透压;六是对跌窝开沟引流至下方养水盆,将水体排出,并对跌窝开挖后回填导渗材料。”险情危急,汛前准备好的应急方案现场应用,该县镇村各级干部、民工、公安交警等集结现场,一场大排险展开。但难点也摆在眼前:一般,养水盆只能建在塘边或堤脚,而滑坡和跌窝的出现,让养水盆难以搭建。“那就在坡上架!”何军等专家提出构想。他们用装有黏性土的麻袋做封底,用木桩作为支撑,篾笆扎成墙,外面围上花皮布防渗。为保持盆体稳定,还在盆后部固定了一个导流管,以控制盆内水位。经过6小时的努力,险情得以处置。

  物资保障充足 车辆随时调运

  “物资的及时调运也是此次抢险成功的保障。先黄圩出险段点位多,距离长,如果没有及时的物资保障,是无法在一天内完成7处总长约400多米的滑坡险情处理的,第二天养水盆所需材料的也难以保障。”和县水利局局长余高峰说道。

  为保障物资、人员的及时调配,该县交通运输部门作出充分准备。“在汛情前,通过预判,我们在运力方面做了充足储备。”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善介绍,“在先期调集了30辆客车、25辆货车,8台工程车,并依托客运、货运公司做好了运力储备,根据需要随时调用。”

  7月19号夜里,该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梁修刘接到电话,需紧急调动车辆68台次,转运2555人前往三个乡镇,并在第二天早晨再调运车辆60台次,转运2565人。夜间调车,面临运力不够、大巴无法上埂堤、安全保障等多重问题。其所属交通保障组顶住压力,叮嘱客运企业在每个方向派出安全经理,并派出执法车辆随行压车。大巴无法上堤,便采用中巴车转运的方式,在镇政府及埂堤间来回渡人。

  “除保证车辆及时调配外,我们还组建了道路抢险分队,有专业技术人员每日上路,及时查险,防范滑坡、路面损坏等突发情况影响防汛通道。”李善说。

  “最近老是下雨,道路上的障碍物和两边杂草杂物要及时清理,不然很容易挡住来防汛的应急车。”历阳镇黄墩村道路安全巡查员张起传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姚寒梅说道。张起传也是一名贫困户,7月22日上午,他正冒雨赶去村西柴田路清理路两边的辣椒秸秆。汛情以来,不少贫困户投身防汛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为排险出力。

  群众前置转移 安置井然有序

  “入梅”以来, 雨量大,内河水位高涨,长江水位不下,石跋河险象环生,和县乌江镇多处告急。

  “我镇申请,尽快拆除房屋,让群众转移。打通物资运输的通道,防范随时会来的风险。”7月12日,乌江镇党委书记、乌江镇防汛指挥部政委陶振华向县里提出申请:拆除埂堤上的老房子,提前让群众转移。

  “拆迁成本大,没有生命成本大。”乌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政委、新圩村防汛指挥点负责任人李业柱闻令而动。彼时,水面距大堤还有五十公分左右。

  60余名镇村干部及城管执法人员挨家挨户做起了工作。截至12日下午5点50分,该镇有序转移出新圩村高风险地区42户127人,拆除堵塞运输通道的房屋9户。6小时内,解除了潜在风险,打通了防汛物资运输的生命通道。

  除首批转移出的群众,该镇防指还对卜陈、宋桥等低风险的13个村(居)制定出应急避险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撤退路线、安排紧急避险点,选择村村通广播、敲锣等警示方式避险告之;落实镇村干部包村到户,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人员实行责任包保制。

  “大娘,大家都是为您的安全考虑。夜里一旦来水,家里会非常危险。”7月20日晚,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高友兵和同事们连续两天进村,确保每一个日间返回群众回到镇上安置点。前一天滁河出险,他们连夜转移出该镇1500户群众。村道积水漫至膝盖,他们便将年纪大的群众一个个背出村外。

  “一日三餐没烦恼,烤鸭鸡腿能管饱!”“大声呐喊奥力给,所有饭菜都美味!”7月22日,在和县台创园集中安置点,12岁的王成祥和他新认识的小伙伴们大笑着背起他们新编的打油诗,嬉笑声让这个临时新家显得格外温暖。7月18日起,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起大学生及教师志愿者在各安置点相继开办起志愿爱心课堂,给孩子们分班开设起心理课辅导、音乐课、美术课。“我们每天都会安排8到9名志愿者老师,给各个安置点上课,每天2个班次,课程之外,还帮助进行暑期作业辅导。”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林晨晨介绍。

  在台创园安置点进口,有群众正排队在门口做体检。这里,有和县人民医院派驻的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分3个班次,每班次5人,“每天定时给群众测量两次体温,有人不舒服了,第一时间就可以咨询解决。”值班医生侯范强说。“安置点的相关情况,包括总人数、基础疾病等多项指标的统计数据,都会及时给上级部门汇总。”

  一手抓防汛,一手抓防疫。“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安置来的群众建档,发放流行病学调查表。确认签字后,医生会根据收集来的体征数据,给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脑梗、心梗等慢性病的病人归档。” 和县疾控中心主任卜华东说。

  “和县多次险情处置及时,得益于我们的防汛‘八有’机制:任务有分工、工作有提示、会商有意见、应急有方案、督查有通报、整改有反馈、处理有决定、嘉奖有命令。”该县副县长、县防指常务副总指挥长毛祚双介绍,“截至目前,县防指共召开18次会商会,发出35期督察通报,5条嘉奖令,问责防汛期间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15人次,通报嘉奖11人,有力保障了全县防汛工作的开展。” (郭彤彤)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