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宁马携手按下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快进键”

  原题:

  宁马携手按下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快进键”

  近邻“手牵手” 共推“一体化”

  阴雨连绵,气温骤降,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宁马两市,合作交流却持续“升温”。

  继11月14日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马考察之后,11月27日下午,马鞍山市党政代表团冒雨前往南京市江宁区进行考察对接。两地签署了共同推进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和马鞍山慈湖高新区还签订了推进跨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框架协议。

  对于共同承担国家使命的两市而言,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力促毗邻区域率先突破融合,是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合作备忘录和框架协议的签订,不仅传递出“携手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强烈信号,更足见两市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共同意志与决心。

  让“毗邻区域”成为“前沿地带”

  摊开地图不难发现,南京市江宁区与马鞍山市山水相连,与花山区、博望区、慈湖高新区等更是“紧密接壤”。

  “朝夕相望”的毗邻区域,无疑是宁马两市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新签订的《南京市江宁区与马鞍山市共同推进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从共绘发展规划、共抓产业协同、共治生态环境、共促毗邻发展、共享公共服务和共建合作机制等六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了“毗邻共识”,力促两地合作交流迈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让毗邻区域成为一体化发展“前沿地带”。

  在规划层面,两地将携手推动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相互融合,深化基础设施、城乡融合、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探索建立毗邻区域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以规划“无缝对接”引领“一体化”。

  产业方面,两地将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在产业体系协作分工、创新资源协同融合两方面发力,实现两地产业配套发展、协同发展。同时,两地还将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加强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共同打造绿色生态共保示范区。

  此外,两地还将携手打通“断头路”,加快推进宁马高速改扩建、宁马城际等项目建设。优化公交运营线路,推动博望至江宁、明觉等地跨区域公交路线早日开通。以共推两地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为目标,共同开发运营两地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有序推动毗邻地区景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展组团式共建服务。

  作为宁马两市共同打造的“样板间”,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10月份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合作备忘录提出,要加快推动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示范区规划编制范围、发展方向、合作模式、管理机制、协调机制等工作,实现两地指挥部合署办公,助力示范区建设成果尽早落地。

  为让合作备忘录中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两地还排定了23项近期共同推进事项。记者注意到,每一个具体事项都已落实到两地具体职能部门,为加快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明确了清晰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探路跨界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作为马鞍山市党政代表团此行收获的另一项重要成果,《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推进跨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框架协议》成功签署,标志着毗邻开发园区迈入了跨界融合发展的全新阶段。

  无论是建设慈湖智慧小镇为滨江开发区提供产业配套,还是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打造皖苏生态长廊,长期以来,地处两省的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和慈湖高新区合作交流十分密切,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协作、环保联防联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对接合作。

  作为毗邻开发园区跨界一体化发展的全新探索,框架协议的签订,为两地合作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框架协议立足双方主导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现状,本着“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原则,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在产业体系协作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生态环保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重点发力,共同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没有产业一体化,就没有发展一体化。让产业从“优势互补”走向“深度融合”,是毗邻开发园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

  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将建立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立足各自产业发展基础,强化联动合作,形成二三产协同发展体系。同时,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绿色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定期分析研判和招商人员互派机制,实现招商信息和项目成果共享。此外,双方还将积极探索产业转移成果分享机制,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强科技创新共建机制,探索双方科技创新资源共用、平台共建、成果共享。探索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建立产业基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用工需求等供需对接平台,推动资本、技术、信息、用工等各类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此外,框架协议还明确,将建立跨园区的行业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和企业联盟等团体机构,开展常态化的两地企业家交流合作,引导两地企业间实现互助互惠共赢发展。

  通讯员 黄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94
收藏
分享